7月2日上午,实践队成员分成多个小组,分别前往金交椅山窑址和蜘蛛山窑址进行实地考察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队员们仔细观察两处窑址的结构布局、遗址形态,深入研究窑炉建造工艺、生产规模以及周边环境等要素。通过对出土陶瓷残片、窑具的对比分析,详细梳理出两座窑址在生产年代、产品类型、烧制技术等方面的异同。在交流讨论中,队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磁灶窑文化价值的理解,深刻认识到这些古窑址不仅是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见证,更是研究地方历史、经济、文化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。
【实践】队员采访老艺人
下午,实践队员们满怀热情地走访了磁灶镇陶瓷老艺人。队员们静静聆听老艺人讲述磁灶窑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,从古代磁灶窑的繁荣兴盛,到近代面临的发展困境,再到如今非遗保护下的传承与创新,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磁灶陶瓷工艺的发展脉络。老艺人还亲自示范了陶瓷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,从拉坯机到修坯刀,从匣钵到窑炉工具,每一件工具的使用都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。队员们在老艺人的指导下,尝试动手操作,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精湛工艺,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传承的重要性。
【实践】队员们探访老艺人
【实践】队员们讨论对比金交椅山窑址与蜘蛛山窑址异同
此次实践活动,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对磁灶窑文化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,也为他们搭建了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平台。未来,实践队成员将积极传播磁灶窑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为弘扬传统工艺精髓贡献青春力量。
(3003新葡官方网站“探索非遗实践团”赴泉州晋江暑期实践队/图文)